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打好治水“组合拳” 畅通城市“微循环”
来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发布日期: 2024-04-10  访问量: 

南昌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87%,区域内河渠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丰富水系资源。

为彻底改善城市水环境,畅通城市“微循环”,2022年,我市制定了《南昌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利用3年时间对建成区302平方公里的市政雨污管网进行系统梳理。两年来,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正逐步呈现。

雨污分流疏通城市“血管”

4月8日10时许,记者在青山湖区民科路看到,西半幅道路已被围挡封闭,1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铺设雨污分流管道。青山湖区水环境治理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胡长征告诉记者,民科路进行的雨污管网改造的项目属于青山湖区水环境治理工程一标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路段全长300余米,施工内容包括雨污分流管道铺设、路面恢复等,目前已经完成管网铺设,项目预计4月20日完工。

“青山湖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共划分为1030个排水单元和170条市政道路的整治,目前已完成581个排水单元的整治和28条市政道路管网的清淤疏通,正在施工改造5条,分别是东泰大道、龙竹路、货场村村道、昌富路及民科路。目前,人员和机械全部进场,施工期间,涉及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措施,施工方采用道路分段、半幅施工等方式,切实减轻道路通行压力。”青山湖区水环境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邓波浪说。

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让污水、雨水“各行其道”,实现雨水入河、污水进厂,既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又能大幅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近年来,南昌积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探索更精细的雨污分流办法,提升城市排涝功能,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位于青山湖区青山路街道的纺东社区经过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该社区表面看上去不过多了几处窨井盖,但是在浇筑好的水泥和沥青下,工人师傅们已经做好了雨污分流的“精细手术”。

“我们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原先由于管网管径小,又是雨污合流,一下大雨,水就排不出去,造成小区经常堵塞、内涝严重。”纺东社区党委书记许宇晨说,“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从去年8月份施工,到去年12月份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纺东社区有18栋楼房,雨水埋管1450米,污水埋管1500米,雨污彻底分流,如今社区排水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改造的是雨污分流的路径,提升的是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现在雨水走雨水的管,污水走污水的管,既不对小区公共设施产生影响,又避免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至河流造成污染。”居民何美华说,“自从社区新接了排水管道,家里的下水道再也没堵过,平时难闻的气味都没有了,如今我们生活得更舒心了。”

针对性编制方案保障施工顺利

记者在文教路雨污分流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整条道路已经被围挡封闭,不时有头戴安全帽的工人进出作业。“该路段所属的北京西路至湖滨南路施工段是青山湖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三期的重要项目工程之一,于今年2月27日开始围挡施工,分成三个阶段施工。”南昌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龚俊说。

面对施工跨度大、范围广等问题,施工方在改造前期就组织工程设计、专营单位等部门,对道路和小区内各类管线进行逐一排查、把诊问脉,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方案,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青山湖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和朝阳片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项目涉改道路共550条,按交通导改划分路段数521段,计划新建设污水管总长度372.734公里、雨水管总长度41.243公里。”龚俊说,目前开、竣工道路278段和8个泵站,累计已完成新建设污水管121.277公里,雨水管3.180公里。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红谷滩区碟子湖大道299号市城管局大楼 电话:0791-83986123 邮政编码:330038

备案号:赣ICP备170156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704号 网站名称: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网站标识码36010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