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2024年9月16至17日,动物学堂热力开讲。
“安能辨我是雌雄”说的是动物的两性关系。动物的两性关系是动物“社会”里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传递基因并繁衍种群。基于基因的“自私”本质,雌雄动物之间的互动必然是根植于合作与博弈这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力量交织之中。于是便有了动物界五花八门的“雄性竞争”和“雌性选择”,有的如海象执着于力量的角逐,有的如极乐鸟痴迷于极致的美貌,也有的如虎皮鹦鹉会在外表与智慧之间做出权衡。在动物的两性关系里到底有多少“两情相悦”,对于动物我们其实有很多误解。以“忠贞不二”著称的鸳鸯,以及大多数鸭科鸟类,几乎是“强迫性性行为”发生概率最高的动物类群。而奉行“一夫多妻”为主且行为凶悍的大型类人猿,以及多数猴科动物,这些非人灵长类的“社会”里几乎从来不会出现一厢情愿的“霸王硬上弓”。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智能高度发达,社会组织因此变得极为复杂,能够开展大规模的高效合作,两性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原始的繁殖功能,但是强迫行为却依然是偶发事件不能杜绝。反观人类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虽广为传播,但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却实属不易。 “为人类献身的动物朋友”说的是人与动物关系的演变。人类对动物的情感颇为复杂,远古时候,我们的人类祖先在野外偶遇一只动物,一定是既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这只动物有可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恐惧的是我们会不会成为这动物的食物。狩猎采集时代,捕食与被捕食成为人与动物关系的主线。当越来越多的动植物被人类驯化,农牧业得以发展,我们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再是茹毛饮血,但仍有不少动物为人类“打工”,成为我们的“牛马”。我们决定着动物的命运,殊不知动物也在悄然左右着人类的历史。比如起源于中亚的马,助力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试想,如果斑马如家马那般易于驯服,恐怕人类历史进程中就少不了一场非洲骑士与蒙古骑兵的巅峰对决。如今,人类更多的是从动物身上学习模仿,研究它们的生存智慧从中汲取力量。在仿生学、材料科学、医学、心理学,乃至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都能够找到动物的身影。我们与动物的关系早已从单纯的吃与被吃转变为研究、利用和保护,这也是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写照。